有什么办法,能让甘肃静宁的苹果有销路?
现在各大苹果产区的苹果出现严重滞销,果农苦不堪言,今年注定又是一个亏损年。我们在各大产区看到,苹果堆成小山丘,但收购的客商比往年少很多,甘肃静宁的高原果子质量一直很好,但也无法找到销路,又该如何是好呢?作为“三农”领域民间观察员的【乡村关中】,通过多年苹果销售,认为以下方法可行:
1.苹果产业丰产销售渠道过于单一
甘肃静宁苹果滞销,收购的客商很少,仅有的收购商对苹果质量要求十分严格,而且价格跌至谷底,每斤价格仅仅在1.5元至1.7元之间,让果农伤透了脑筋。寻找苹果出路,不仅仅是今年果农在喊叫,年年如此。如果只要遇到丰产年景,指定苹果滞销,这是无法摆脱的现象。出现这样的原因在于,销售渠道过于单一,打开市场的本领十分欠缺,果农只围着果园转,而从来不思考市场在哪里?
2.加速培养苹果产业销售人才
我们不难发现,现在农村的青年人越来越少,苹果产业体系的各类人才十分匮乏,很难找到一些年富力强、有视野、有营销本领的农民。农村中一些能说会道,懂得人情世故,懂得市场法则的农民都纷纷进城“淘金”了,扔下农村产业另谋出路,这是现在农村产业化最严重的弊端。因此,以苹果为代表的其他农业产业,要加速培养农产品销售人员。这是解决当前,及今后长期农产品销售的重要保障。
3.培育商品果时刻都不能放松
甘肃静宁的苹果质量一直非常很好,但要在优中选优,好中选好,以质量胜出很重要,虽然相比其他产区的苹果,甘肃静宁的苹果质量无可挑剔,但打起“价格战”来,甘肃静宁苹果没有领先优势,也没有先天优势。因此,果农还要不断提高果品质量,提高口碑,提高市场响誉度,从根本上果农是要提高商品果意识和能力。这点时刻不能放松。
4.加快组建苹果产业组织协会
当初各地农村发展产业,一骨碌地只是让农民种植,让农民发展产业,而产业经过多年的培育,现在已经发展起来,且取得了规模效应,这时却不见当初那些让农民发展产业的人了,打破这个铁桶阵,农民显然无法打破的,那只能顺应这个形势;那就要自发组织产业协会,以协会组织的名义进行开发式销售,这是一条不可不逾越的高峰。只有成立的组织协会出头露面,不要说苹果销售难,整个产业链的问题都能得到有效解决。
总之,今年甘肃静宁苹果出现严重滞销,不是这一个地方,是整个产区的普遍的现象。有人把问题归结于产能过剩,归结于跟风种植,归结于其他种类,这都是明显敲边鼓的,根本没有弄懂苹果产业的现状,而出现的盲人摸象。我们要正统的看到问题所在,针对性解决才是唯一出路。